思享|罗祎楠:社会科学的质性研究方法课程大纲
In the Time of Harmony the Golden Age is not in the Past, it is in the Future
保罗·西涅克(Paul Signac),1893–95, oil on canvas, 310 x 410 cm (122 × 161.4 in), Mairie de Montreuil, Paris
如果说,学术研究是研究者在表达自己对世界的个性化理解,那么质性研究也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这门课并不是告诉你所谓的质性研究有什么正确标准的操作流程。这门课的主要工作在于引导你在不断的阅读、反思、打磨、讨论中慢慢体会如何用“质性”的方式理解世界。即使你并不从事学术研究,这种方式也依然帮助你理解如何将自己与世界连接起来。
具体说,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体会如何在理论感的引导下观察田野、分析田野资料并将资料组织成具有解释力的叙事。这部分的训练也为“比较”与“理论分析”奠定了基础(本人另有“社会科学中的理论分析”专门讨论此问题)。
课程教学希望引导学生体会如何做“好的”质性研究(而不是“如何做质性研究)。多年的教学和研究使我清楚的意识到,质性研究学习的重点并不是在操作“方法”规程上,这也是质性研究与定量方法操作学习最大的区别。学生即使学会了编码、操作方法流程,依然与能够做出一个好的质性研究无关。因此,与普遍的“质性研究”教学方式不同,课程重点并不在于介绍具体的实证方法操作(如QCA、过程追踪、混合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等)。
好的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的“学养个性”为根本的。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逐步体会如何开展这种累积工作,自觉走上累积学养的漫漫长路。
所谓“质性研究学养”包括:(1)在文本细读中把握理论特质;(2)用多元的理论视角打开常识生活世界;(3)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对经验材料之“意涵”的分析;(4)熟悉并模仿大量优秀的作品。
需要说明:课程是以“引导体会”为教学重点。此种过程往往需要课堂学术共同体互相密切的交流互动。在彼此启发的过程中,“质性研究”成为逐渐加深的内心的体会。
吴冠中《周庄水巷》,1985年
教师讲授相关知识,并与学生共同讨论田野素材、理论表述、素材分析、叙事组织。
1)认识论意识(同实证主义认识论的比较);
2)理论文本阅读训练(基于文本细读的领会理论特质的能力);
3)将理论带入田野观察(以“理论”的眼光看待田野生活世界);
4)多元理论视角自觉中分析田野素材(掌握基本理论视角用于素材分析);
5)体会和模仿优秀作品如何将材料组织成叙事(作品分析与模仿)。
田野、理论讨论表现(40%);期末论文及汇报(60%)。
文森特·梵高《夜间的露天咖啡座》,1888年
导论
第一周(9/8):质性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
第一部分 认识论
第二周(9/15):实证主义思维的基本特点
King, Gary, Robert O. Keohane, Sidney Verba. 1994. Designing Social Inquiry: Scientific Inference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Goertz, Gary, James Mahoney. 2012. A Tale of Two Culture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in the Social Scienc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第三周(9/22):解析论(interpretivism)
Reed, Isaac A. 2011. Interpretation And Social Knowledge: On the Use of Theory in the Human Scienc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第四周(9/29):田野观察选题与理论资源的初步思考
第五周(10/13):Abduction
Swedberg,Richard. 2012.“Theorizing in sociology and social science: Turning to the context of discovery.” Theory and Society 41(1):1-40.
Timmermans, Stefan, Iddo Tavory. 2012. “Theory construction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From grounded theory to abductive analysis”. Social Theory 30(3):167-186.
第二部分 认识论引导下的田野观察
第六周(10/20):讨论会:田野生活中的经验感与理论感
讨论会内容:邀请不同学科学者谈他们如何在各自的田野生活中理解田野经验与理论的关联。
罗祎楠.2022.中国治理的故事何以丰富?:认识论视野中的田野案例研究[J],公共管理评论4(3).
谢雯.2022.变迁中的社会与个体生命——以我国东北地区研究为例[J],公共管理评论4(3).
张帆.2022.知识从哪里来?: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源流与知识论基础[J],公共管理评论4(3).
王越端.2022.法政治学的田野研究:为什么,怎么做?[J],公共管理评论4(3).
刘永华.2022.田野调查与区域社会史研究:一个基于个人的观察[J],公共管理评论4(3).
吕孝礼.2022.公共危机管理领域的田野工作:灾害冲击下的具身体验、参与互动和深化理解[J],公共管理评论4(3).
马啸.2022.在田野中丰富意义:以府际政策博弈研究为例[J],公共管理评论4(3).
第七周(10/27):报告会:田野观察进展与理论资源选择
内容:提出田野中值得探讨的现象,初步尝试提出可能帮助理解现象的理论
第三部分 如何理解田野资料:
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的基本理论视角
第八、九周(11/3 11/10) 回到人的存在状态:社会行动分析的基本理论视角
a)时间性
Emirbayer, Mustafa, Ann Mische. 1998.“What Is Agenc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3(4): 962-1023.
b)事件过程
Sewell, William H. 1996.“Three temporalities: toward an eventful sociology.”Pp81-123 In Logics of History: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agner-Pacifici, Robin. 2010.“Theorizing the Restlessness of Ev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15(5):1351-1386.
c)社会性
Somers, Margaret R. 1994.“The Narrative Constitution of Identity: A Relational and Network Approach.” Theory and Society 23(5): 605-49.
Joas, Hans. 1996. The Creativity of Ac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6-258.
d)话语符号链
Timmermans, Stefan, Iddo Tavory. 2020.“Racist Encounters: A Pragmatist Semiotic Analysis of Interaction.” Sociological Theory 38(4):295-317.
第十、十一周(11/17 11/24):田野资料分析训练
内容:学生拿出自己收集的一段田野资料,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展开分析
Timmermans, Stefan, Iddo Tavory.2022. Data Analysi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orizing with Abductive Analysi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陈寅恪《柳如是别传》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
第四部分 怎么在理论自觉中将材料组织成好故事
第十二周(12/1):怎么讲出社会结构
Tilly, Charles. 1967. The Vendee: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Counterrevolution of 1793. New York: Wiley.
第十三周(12/8):怎样讲出人的主体性
加缪,2015,《异乡人》,张一乔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Huebner, Daniel R.. 2014. Becoming Mead: The Social Process of Academic Knowledg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福柯,2022,《疯癫与文明》,刘北成等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第十四周(12/15):怎样讲出突变过程
Ermakoff, Ivan.Ruling Oneself Out: A Theory of Collective Abdications.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8.
Ermakoff, Ivan. 2015.“The Structure of Contingenc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21(1):64-125.
第十五周(12/22):怎样讲出“文化”
陈寅恪,2020,《柳如是别传(上中下)》,南京:译林出版社。
期末报告会:讲故事
█
编辑丨梁可晴
校对丨邵莹婷
审核丨陈烨广、李昊玮
思享 | 田洪敏:《中国目录》与俄苏早期中国共产党研究之发轫
讲求 | 从“过程-事件分析”到“追根溯源的事件社会学”